全国服务热线

400-700-3508

塑料抗菌性检测

检测背景: 

抗菌塑料是指在塑料中添抗菌剂,使塑料制品本身具有抗菌性,在一定的时间内可将沾污在塑料表面的细菌杀死或抑制其繁殖。

抗菌塑料必须具备塑料作为基本材科应有的物理、化学、机械加工等性能。

同时还应具备高效、广谱、长效的抗菌性,既可以适应于使用环境,又可以达到无毒、无异味、对环境无害的要求。 

因此在抗菌塑料研发过程中或上市销售前,塑料抗菌性检测是不可避免的。

微谱熟悉塑料抗菌性检测相关标准要求,可提供专业、可靠的抗菌塑料检测服务。



塑料抗菌性检测主要是评估塑料材料对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能力,以下是相关的介绍:


检测标准:


GB/T 31402-2015:《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是国内常用的塑料抗菌性能检测标准。

规定了经抗菌处理的塑料制品(包括半成品)的抗菌性能评价方法,但不适用于未经抗菌处理塑料上细菌作用和繁殖的评价。


ISO 22196:2011:《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标准,主要解决各类塑料制品表面的抗菌性能测试问题。


JC/T 939-2004:《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专门针对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的抗菌性能检测。 


JIS Z 2801:日本的《抗菌加工制品 —— 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标准,在抗菌性能测试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检测方法: 


贴膜接触抗菌试验法:将细菌接种到测试样品表面,用贴膜的方式使细菌均匀接触样品,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回收试样上的细菌并测定活菌数,与空白对照样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抗菌率。

该方法最接近于实际情况,能较客观地反映抗菌塑料的接触抗菌性能,但对表面凹凸或纤维等吸水性试样不适用。


振荡接触抗菌试验法:把抗菌测试物和试验菌放入容器中,通过强烈振荡增加两者的接触,然后在一定时间后测定细菌的存活数量,计算出抗菌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更充分地让抗菌材料与细菌接触,适用于一些不易与细菌接触的抗菌材料。 


抗真菌试验方法:根据霉菌在塑料上的生长程度,将塑料的抗霉菌性按等级进行定性划分。

例如,观察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塑料表面霉菌的生长情况,可分为不长(0 级)、痕迹生长(1 级)、生长面积超过 10%(2 级)等不同等级。 


琼脂平板法或平行带法:对于溶出性抗菌材料,可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来定性评价其抗菌性。

将含有抗菌剂的塑料样品放置在接种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抗菌剂会向周围扩散形成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了抗菌材料的抗菌能力强弱。 


检测菌种:通常选用的测试菌种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菌种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菌种,不过必须在检测报告中说明采用的菌种及理由。

推荐文章

Q:测试周期多长?

A:测试周期以实验室收到样品的日期起计。根据不同项目其测试周期不同,常规测试周期一般为5-10个工作日,如需加急需额外支付加急费用,详情请联系客服。

Q:测试报告提供纸质版吗?
Q:如何获取发票?
Q:检测完的样品可以退还吗?
Q:报告是否有有效期?
Q:你们的报告具有权威性吗?
Q:全成分分析报告中给出的成分含量,精度是多少?

*以上提及的资质、荣誉等相关数据来源:微谱科技集团旗下分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以上提及的各项业务,由拥有相应业务资质的微谱科技集团旗下分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承接;其中专利代理业务由上海微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全权受理。

隐私安全